拉普兰——北极圈以北250公里,这里没有电视,没有网络,没有保龄,没有都市生活中我们熟悉的一切,这里有的只是璀璨的星空,以及弥漫在空气中神秘的北极光。
室外温度远低于零度,人在室外一会儿便瑟瑟发抖,但满天的北极光,却让人难以离去。于是守候着相机,度过了一个难忘之夜。上边这张不错吧?这一张可是绝对的功夫片呀,曝光足足一个半小时,空中的星星划出了一道道美丽的弧线。当然,这背景中鲜艳的绿色便是那著名的北极光了……
看见北极光下面的那几个玻璃屋了么,这可是拉普兰的一道特殊的风景。为了观测北极光的最佳效果,需要保证周边极暗的光照,所以这里特意在一片远离道路和外界光干扰的地方建立了这么一个观测点。为了方便游客,这里设计了很多类似爱斯基摩雪屋的玻璃观测室,我们可以躺在里面仰望满天的极光。
极光(aurora)来源于拉丁文伊欧斯一词。传说伊欧斯是希腊神话中“黎明”的化身,是希腊神泰坦的女儿,是太阳神和月亮女神的妹妹。当人类第一次仰望天际惊见北极光的那一刻开始,北极光就一直是个“谜”。在芬兰语中,北极光则被称为“revontulet”,直译过来就是狐狸之火。古时的芬兰人相信,因为一只狐狸在白雪覆盖的山坡奔跑时,尾巴扫起晶莹闪烁的雪花一路伸展到天空中,从而形成了北极光。部分萨米人和西伯利亚人相信北极光来自于逝者的创伤,不过这多彩的天空并不是痛苦的征兆,相反的,而是幽灵们在后世玩球类运动或骑马奔跑时受伤所留下的血迹。而爱斯基摩人认为“极光,是鬼神引导死者灵魂上天堂的火炬”。原住民则视“极光为神灵现身,深信快速移动的极光会发出神灵在空中踏步的声音,将取走人的灵魂,留下厄运”。 直到上世纪,人们利用照相机、摄影机及卫星,才能清楚地看到及了解到太阳能流与地球磁场碰撞产生的放电现象。它是一束束电子光河,在离地球60英里的天空,释放出一百万兆瓦的光芒。但在无科学的时代,人们只有发挥无穷的想象力,来叙述这奇妙的大自然景色,因而有了这些故老相传的神秘传说。本质上来说,极光是原子与分子在地球大气层最上层(距离地面100-200公里处的高空)运作激发的光学现象。它的形成有三大要素:太阳风、地球磁场、大气。所谓“太阳风”,是太阳对宇宙不断放射的一种能量,它是由电子与质子所组成。由于太阳的激烈活动,放射出无数的带电微粒,当带电微粒流射向地球进入地球磁场的作用范围时,受地球磁场的影响,便沿着地球磁力线高速进入到南北磁极附近的高层大气中,与氧原子、氮分子等质点碰撞,因而产生了“电磁风暴”和“可见光”的现象,就成了众所瞩目的“极光”。
极光最常出没在南北磁纬度67°附近的两个环状带区域内,分别称作南极光区和北极光区。北半球以阿拉斯加、北加拿大、西伯利亚、格陵兰冰岛南端与挪威北海岸为主;而南半球则集中在南极洲附近。值得一提的是:北极附近的阿拉斯加、北加拿大是观赏极光的最佳地点,阿拉斯加的费尔班(Fairbanks)更赢得“北极光首都”的美称,以其寒冷的冬季与夏季的长时间光照而闻名,一年之中有超过200天的极光现象,人们去那里是为欣赏它那壮观景象并目睹每晚都会出现的极光奇观。如果你有机会到阿拉斯加,一定要看看那迷人的北极光,捕捉那千变万化的超级“电光秀”,您也将彻底地爱上北极光!
极光是一种大自然天文奇观,它没有固定的形态,颜色也不尽相同,颜色以绿、白、黄、蓝居多,偶尔也会呈现艳丽的洪紫色,曼妙多姿又神秘难测。极光的发生只有在严寒的秋冬夜晚,高纬度的地区,才有机会目睹,而最佳时刻则是晚上10点到凌晨2点,有些时候可持续1小时左右。一般来说,极光的形态可分为弧状极光、带状极光、幕状极光、放射状极光等四种。在北部出现的称为北极光,在南部出现的则称为南极光。
什么也不说了......静静欣赏吧....
文章来源:《北极光》 网址: http://www.bjgzzs.cn/qikandaodu/2020/0529/335.html